會員登入
帳號:
密碼:
認證:
1528
詢價必答
姓名:
性別: 男.
電話:
手機:
信箱:
股票名稱:
詢價 (買):
詢價 (賣):
張數:
內容:
認證:
9023
[請登入會員再詢價]

02-25415993

首頁 > 公司基本資料 > 宏利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 > 個股新聞
個股新聞
公司全名
宏利證券投資信託股份有限公司
 
個股新聞
項次 標題新聞 資訊來源 日期
1 優雅老去比長壽更重要 摘錄工商A7版 2025-08-20
【宏利投信總經理王俊傑/】

  到了熟齡時代,除了希望財務獨立、財富無虞,還有什麼是台灣民 眾在退休後最在意的?答案是:優雅老去。能維持身心狀態及自己想 要的生活方式,是財務之外民眾最在意的退休期待,這也代表,追求 更長的壽命,已不再是單一願望,活得好才是重要追求。

  根據《宏利亞洲康健調查》最新結果,台灣人不只關注退休的財務 準備,對於如何達到老後的身體與心理健康,也相當重視。活得久, 還要活得好,已經成為台灣人對「長壽」定義的實際期待。調查涵蓋 台灣、大陸、香港、日本、印尼、馬來西亞、菲律賓、新加坡、越南 等亞洲九個市場;聚焦於「長壽」這個議題,探討在壽命持續延長的 背景下,亞洲人對於老後生活的期待與準備。

  調查顯示,有54%的受訪台灣民眾認為,能夠過上有品質、有意義 的生活,包括完全財務獨立、維持身心狀態、能實現嚮往的生活品質 與生活方式,比單純延長壽命更重要。這樣的觀點,與我多年來在金 融與健康領域的觀察不謀而合。

  為了退休做準備,不是只有努力賺錢,還要思考如何打造一個不只 是長壽,更是富足、平衡且充滿成就感的人生。然而,台灣人雖然認 為身心健康很重要,但調查中發現,為了維持健康採取行動的人不到 5成,甚至只有約2成會定期監測如肌肉量、握力、平衡力等指標。

  這些數據顯示,雖然大家都知道健康重要,但真正落實到生活中的 人,還是太少,而且媒體上經常報導「需要多少錢才能退休?」的議 題引導下,民眾偏向專注在努力填補資金缺口,而忘了可能身心健康 也有缺口。

  到底「有錢才能維持健康」還是「維持健康才能有錢」?其實兩者 一樣重要,好好的管理資產,透過適當配置讓財富成長,而不只是單 靠拚命工作,忽略了工作與生活的平衡。調查顯示,有71%的台灣受 訪者表示他們了解財務準備的重要性,但卻有高達58%的受訪者認為 自己的退休財務準備不足,這個比例明顯高於亞洲平均的43%。問題 有可能就出在台灣民眾的財務健康方面。

  台灣民眾的金融資產中有將近一半是現金、儲蓄或定存。這樣的配 置偏保守,乍看之下似乎適合風險承受度較低的退休準備用途,但在 通膨壓力與壽命延長的雙重挑戰下,顯然無法支撐長期的退休生活。 國人需要的不只是存錢,而是讓資產穩定增值,透過能提供穩定及持 續收益的金融或投資產品,創造長期現金流。

  現在的市場環境變化快速,資產配置不能一成不變。多元化投資不 只是為了追求報酬,更是為了分散風險、穩定生活。選擇適合自己的 投資工具,並定期檢視與調整,才能真正打造出支撐長壽人生的財務 基礎。

  調查顯示,愈來愈多台灣人開始意識到「退休不是終點,而是另一 段人生的開始」,人們不再只是被動等待退休,而是主動規劃、積極 準備。只要願意正視健康與財務的雙重挑戰,並採取行動,就能在未 來為自己打造一個能夠自主、健康、有尊嚴的老後生活。
2 台灣人長壽定義 活得久不如活得好 摘錄經濟B1版 2025-08-15
《宏利亞洲康健調查》於2025年1月至2月期間收集1,000名年滿25歲以上台灣成年人意見,探討隨著預期壽命持續上升、對長壽的態度。調查顯示,有54%受訪者認為保持財務獨立、優雅老去,以及實現自己最理想的生活方式,比單純延長壽命(8%)更重要,顯示台灣人長壽定義活得久還不如有意義有品質的人生。

宏利投信總經理王俊傑指出,台灣人將身體健康視為最重要因素,然而有40%受訪者正面臨或擔憂身體心理健康問題,身體健康之外,台灣人還重視財務健康。調查發現,退休準備進行財務規劃時,有將近半數受訪者最重視「確保退休期間有穩定收入來源」因素,以及「因應通膨」最重要。

調查發現,高達71%受訪者認為財務狀況,對身體與心理健康有很大影響,但未完全轉化為充足財務準備,以支應退休生活;有58%的台灣受訪者認為退休財務準備不夠,較亞洲平均43%比例高出不少。

在台灣,現金、儲蓄和定期存款占金融資產將近一半,遠超過其他具有長期投資回報潛力的資產類別,面臨通貨膨脹侵蝕價值的風險,許多台灣人並未採取必要投資行動來改善財務狀況。持有大量現金、不願投資於高回報潛力的資產類別,有可能錯失資產增值機會,也無法提供維持健康及支應退休需求的長期收入。

王俊傑認為,雖然台灣投資工具多元,更需要挑選適合自己的配置,採納專業建議進行投資或資產配置,可望強化資產報酬,而多元化配置,能緩解單一資產的波動風險,特別是透過能提供優質收益的資產類別來打造適合的投資組合,有助為長遠財務實力構築堅實的基礎。
3 長壽定義轉向 活的久不如活得好 摘錄工商C5版 2025-08-14
 宏利投信於2025年1至2月間進行《宏利亞洲康健調查》,其針對1 ,000名25歲以上台灣成年人,旨在探討在預期壽命持續上升下,人們 對長壽的態度。結果顯示,54%受訪者認為「保持財務獨立、優雅老 去、實現理想生活方式」比單純延長壽命(8%)更重要,反映長壽 定義已從「活得久」轉向「活得好」。

  宏利投信總經理王俊傑指出,健康與財富並非先後之分,兩者都需 要用心準備,才能成就有意義的人生。調查顯示,台灣人將「身體健 康」視為首要條件,但40%正在面臨或擔憂影響生活的身心健康問題 。僅三至四成受訪者採取增進健康的行動,約兩成監測肌肉量、握力 、平衡力等指標,顯示大眾對能確保晚年獨立的健康行為認識不足。

  同時,財務健康亦被視為長壽關鍵。在退休規畫上,近半數受訪者 最重視「確保退休期間穩定收入」,37%認為「因應通膨」最重要。 然而,雖然有71%認知財務狀況對身心健康影響重大,但58%認為自 身退休財務準備不足,高於亞洲平均的43%。

  在資產配置上,台灣受訪者近半金融資產為現金、儲蓄及定存,遠 高於其他具長期投資潛力的資產比例,恐受通膨侵蝕且錯失增值機會 。王俊傑提醒,雖然投資工具日益多元,但需挑選適合自身的配置並 採納專業建議,透過多元化資產減緩波動,尤其配置能提供穩定收益 的標的,有助建立長期財務基礎。

  王俊傑強調,資產配置並非一成不變,市場波動下需定期檢視並調 整投資組合,以確保資產長期增值,支應退休需求並提升生活品質。
 
第 1 頁/ 共 1 頁 共( 3 )筆
 
 
免責聲明:
本站為未上市、興櫃股票資訊分享社群網站從不介入任何未上市股票買賣、交易,相關資訊若與主管機關資料相左以主管機關資料為準
內容如涉及有價證券或商品相關之記載或說明者,並不構成要約,使用者請自行斟酌,若依本資料交易後盈虧自負。
 
回到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