項次 |
標題新聞 |
資訊來源 |
日期 |
1 |
中興電 台電長單加持 |
摘錄工商B7版 |
2025-05-18 |
中興電(1513)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而受益,目前GIS開關及統包 工程在手訂單373億元,部分台電長單看到2032年。夏日用電量激增 ,缺電問題再度浮上檯面,外資連續五個交易日敲進,16日三大法人 合計買超4,594張,大漲7元、收151元,突破所有短中期均線。
中興電第一季合併營收64.48億元,創同期新高,惟毛利相對較低 的工程營收占比較高,致使EPS降至1.78元,創同期次高。4月合併營 收21.80億元,前四月合併營收86.28億元、年增7.16%,改寫同期新 高。
|
2 |
張貽程 押士電中興電 |
摘錄經濟S3版 |
2025-05-18 |
上周戰報
「外資王牌」張貽程上周投資組合漲4.2%,榮獲周冠軍。其中,波若威(3163)漲9.9%,表現最佳。近期台積電與黃仁勳的訪台為半導體及相關產業增添正面動力,波若威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。
上詮小跌0.6%,股價攀升後維持區間震盪,表現未如預期。不過,上詮今年高階資料中心將發展至3.2T以上,光纖連接逐步從插拔式轉向CPO,後市可期。
本周布局
張貽程無續抱任何個股,本周新增士電、中興電、樂事綠能、山富、燦星旅等五檔,持有比率全數皆為20%,並無保留現金水位。
其中,他最看好士電。士電4月營收25.7億,月減17.8%,年減13%,前四月累計營收128.6億,年減0.1%。因應台電、民間綠能及外銷市場重電需求擴大,士電已斥資超過20億元,興建全新大型電力級變壓器廠,產能預估擴增三成,未來營運有望持續成長。
至於其他個股的利多因素,張貽程分析,中興電受惠台電拉貨,高壓設備毛利佳;樂事綠能因綠能前景看旺,外資大力買超;山富受惠旅遊需求增溫,台幣升值助攻;燦星旅因假期紅利推升,大戶持股集中。
最佳一檔
士電(1503)
理由:傳輝達選址士林,股價技術面強
多空診斷室
台股上周漲928點,周K線連四紅。外資期貨淨空單3.7萬口變化不大,外資法人連11天買超台股2,165億,作多心態明顯。國際股市部分,CPI、PPI通膨率雙雙下降,顯示通膨壓力緩解,美中關稅按下暫停鍵,美股趨勢看回不回。台股熱錢回流,AI發展腳步未停歇,輝達在台設立總部地點將公布,黃仁勳與多位科技巨頭在COMPUTEX發表演說,有望帶動新一輪漲勢。
投資錦囊妙計
Sell in May and go away!這句話在股市裡很常聽到,不過從台股的表現看來並非如此,觀察從2013年至2024年,這12年的5月只有四年下跌,上漲的機率達66.7%,平均上漲幅度1.1%,今年5月目前累積漲幅更達到7.9%,若能保持到月底,整體上漲機率與幅度會更高,投資人在操作上應冷靜分析,保有獨立思考的能力,才不至於錯失布局的好機會。
冠軍的話: 不卑不亢!持續努力!
|
3 |
低碳氫氨 奠定淨零基礎 |
摘錄經濟A 11 |
2025-05-18 |
隨著全球減碳行動加速推進,氫與氨逐漸成為能源轉型的關鍵選項。工研院「ITRI NET ZERO DAY」論壇第四場座談「開啟綠能新時代-低碳氫氨供應與應用契機」,邀請台灣中油、台灣肥料、氫豐綠能、亞氫動力、台電等業界領袖與產研代表,深入探討氫氨技術應用、供應鏈發展與政策推動,勾勒台灣邁向零碳能源時代的嶄新藍圖。
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萬皓鵬指出,氫能雖非台灣主要電力來源,但對海運、航空等難以電氣化領域是不可或缺的零碳選項。國科會規劃,台灣預估2050年氫能發電將占9%至12%。隨著國際間對氫氣跨洲運輸挑戰升高,氨的替代載體角色更受重視,因此本屆論壇亦首度將氨列為核心議題。
多位講者指出,氨在全球能源轉型中扮演重要戰略角色。對高度仰賴進口能源的台灣而言,氨不僅是氫的有效載體,更能作為低碳燃料使用。其液態形式便於長距儲運,且能透過裂解轉為氫氣,或直接用於燃燒發電,兼具儲運與應用雙重優勢。
台肥公司助理副總經理陳洧楷說明,氨具有生產技術成熟、可直接燃燒且可由綠電製得等三大優勢,是島國能源轉型不可或缺的資源。目前台肥已布局低碳氨供應鏈,預計2028年前擴充進口與儲運能力至200萬噸,並推動氨在船用燃料、發電及氫氣轉換等多元應用。
氫豐綠能科技副總經理林明憲指出,該公司已開發完成中溫氨氣裂解技術,可降低傳統高溫製程的能耗與毒性風險,氨轉為氫氣與氮氣後可直接進入我司混氫系統,提供場域應用,對於打造「進口氨-在地解氨-就地應用」模式具重要意義。
中油企研處處長王逸萍指出,過去中油以天然氣重組生產灰氫為主,未來則將結合碳封存技術發展「藍氫」路線。她表示,目前中油探採事業部已投入碳封存試驗計畫,已具備與製氫製程整合發展藍氫的基礎。此外,亦正與日方、工研院等合作,評估氫氣進口方案。然而儘管供應面技術漸趨成熟,應用端發展仍面臨實際困境。例如加氫站在選址與法規審查上經常受阻,即使設施建成,也可能因氫能車輛數量不足,營運難以支撐。
亞氫動力總經理蕭逢祥認為,台灣氫氣來源不匱乏,半導體與石化業提供大量副產氫,問題在於應用尚未成形,導致上下游投資難以啟動。他強調,產業該把力氣放在「打開使用端」,包含燃料電池載具、分散式電源及儲能應用。亞氫動力目前已在國內外設置多套燃料電池系統,並與電子大廠合作,推動從100kW至MW級氫能系統部署。
台電綜合研究所所長鍾年勉指出,台電已在興達電廠完成5%混氫燃燒示範,後續規劃於林口或大林電廠展開試驗。他表示,政府對示範場域已有法規彈性支持,未來若能加強資金補助,有助民間投入與應用擴散。
在地副產氫的有效利用亦為論壇一大焦點。林明憲分享,台灣石化與電子業產生的大量副產氣過去因含雜質無法直接使用,為此氫豐綠能開發可直接使用「雜氫」的燃料電池系統,成功省下昂貴的純化程序,並已完成全台首座500kW混氫發電示範系統建置。
萬皓鵬指出,低碳氫與氨已逐步納入歐美國家政策主軸,如歐盟的碳排規範與美國、加拿大的補貼機制。氫基燃料未來將在航空、海運與發電等非電氣化領域扮演關鍵角色,台灣若能加速投入技術與示範,將可強化能源競爭力與供應韌性。
本次論壇展現台灣在氫氨領域已逐步建立起技術實力與產業基礎。氨的低碳潛力與氫的多元應用性相輔相成。隨著政府導入政策工具、業界持續投入示範與研發,台灣正加速建構完整氫氨供應鏈,為2050淨零願景奠定堅實基礎。
|
4 |
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 支持撥補台電穩定電價 |
摘錄經濟A7版 |
2025-05-18 |
面對全球經濟不確定性與美中貿易緊張延燒,台灣產業同時承受關稅衝擊與能源成本波動壓力。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表示,支持行政院提出新台幣4,100億元的「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」,特別是撥補台電1,000億元的政策方向,有助穩定電價、維護內需服務業經營環境。
協會指出,旗下會員品牌擁有約25萬家實體店鋪,涵蓋餐飲、零售、美業與教育等民生產業,多數店鋪採全天營運,對電力依賴程度高。冷鏈設備與廚房器具為主要耗電來源,電價每上漲一成,小型業者每月即可能增加數千至上萬元支出,對微利經營的小店衝擊尤鉅。
協會強調,若台電未獲適度財政支持,未來恐需進一步調漲電價,不僅影響加盟體系營運預測與成本控管,也恐造成供需協作失衡、創業投資信心下滑。考量台電長期為穩定民生與產業吸收能源成本,協會認為政府以歲計賸餘撥補,是全社會共享的正向循環。
協會支持政府短期內以財政挹注穩定能源供應,協助產業度過全球經濟波動,至於中長期電價與能源政策改革,則應透過完整規劃與產業對話,穩健推進。
|
5 |
士電 電力緊張買盤強勁 |
摘錄工商B4版 |
2025-05-17 |
士電(1503)受惠於台電強韌電網計畫,訂單滿手,加上。核三廠 二號機17日停機,連日氣溫飆升,夏日電力需求緊張,16日市場買盤 強勁,開盤15分鐘亮燈漲停184元,三大法人合計買超1,239張推波助 瀾,數度換手後,收盤前八分鐘漲停鎖死,大漲16.5元收盤。
第一季稅後純益12.23億元,EPS從去年同期的2.27元增至2.35元, 創同期新高。4月合併營收25.96億元、年減13.03%,為同期第三高 ;前四月合併營收128.64億元、年減0.06%,寫同期次高。
|
6 |
無碳基載電力告終 審慎因應供電挑戰 |
摘錄工商A2版 |
2025-05-17 |
我國最後一部核電機組,核三2號機於5月17日正式停止運轉,結束 長達40年的供電服務。這一部裝置容量達95.1萬瓩的發電機組,每年 提供近80億度的無碳基載電力,準時除役後供電缺口不大,卻無法由 再生能源或燃氣電力填補,主因前者無法作為基載電力,後者無法提 供無碳電力。更重要的是,核電機組全面除役後,對民生經濟與產業 發展的短期與中、長期影響,必須謹慎審視。
首先是短期影響。即便只是容量不及100萬瓩的一部機組停轉,造 成的供電品質下滑仍將在今年浮現。
依之前蔡政府經修正的規劃,再生能源電力應在2025年達15.2%, 2026年再到20%,填補非核後的無碳電力缺口,惟兩大再生能源主力 (光電與風電)的裝置容量擴增,均嚴重落後。原裝置容量應在202 5年分別達2,000萬瓩與690萬瓩的光電與風電,截至今年3月分別為1 ,451萬瓩與398萬瓩,達成率為72.6%與57.7%,明顯無法於今年達 標。再者,光、風不可調控的間歇式發電特性,也排除其取代核電的 可能性。
經濟部認為,今年剩下的7個半月順利填補核三2號機遺留的基載電 力缺口,其實不難。今年總計有4部新機組(包括大潭7號機、興達新 1號機、台中新1號機、興達新2號機)上線,總裝置容量達481萬瓩, 較所有除役機組的315萬瓩裝置容量,確實多出甚多。但燃氣機組欲 順利新增的挑戰極大,大潭7與興達新1仍處試運轉測試階段,穩定供 電存在風險,去年即應上線的大潭9號機仍處試運轉階段;預計8月上 線的台中新1與11月上線的興達新2未見明顯進度。供電是否無虞,6 、7兩月立見真章。
行政院也表示,2025年每日備轉容量率日間可維持在12%至15%, 夜間光電仍可達10%。但如此的夜間備轉容量率,無法安定民心。原 因是核三2號機對夜間備轉容量率的貢獻度雖只有3%,但近年盛夏用 電量屢創新高,不少機組因此無預警跳機,夜間備轉容量率扣除這部 機組,此時,任一部百萬瓩等級的大型機組跳機,供電燈號將進入「 限電警戒」的紅燈。今夏非核之後,每日用電夜尖峰出現,即是當日 供電挑戰的開始。
其次是中、長期影響。無碳基載電力被完全排除,燃料存量偏低的 燃氣電力翻身成為領頭羊,能源安全必然受衝擊。
政府招攬人工智慧與資料處理中心等耗能科技業投資,本土半導體 產業也擴充產能,未來5年用電量遽增已無懸念。而高科技產業為提 升產品競爭力,選擇穩定無碳電力更是共識。令人擔心的是,再生能 源不僅無法提供穩定基載電力,開發進度落後造成發電量不如預期, 更導致排碳火電須提高占比,並被迫成為未來數年的供電主力。
空汙衝擊注定不減反增之際,高比例的燃氣電力將推升天然氣用量 ,但可用天數(安全存量7至11天)有限,能源安全的風險必定提高 。另一方面,天然氣價格易受地緣政治紛擾而波動,台電過去幾年發 電成本易升難降,要解決巨額累積虧損,不是電價調漲、就是政策撥 補。
長期而言,若以2050淨零碳排為能源政策的終極目標,排除核電是 不智的選擇,台灣土地資源有限,欲依賴再生能源與儲能技術達成淨 零目標,終究難以實現。
「非核家園」是執政黨主張,但部分觀念早已過時,當全球能源選 擇轉向無碳基載電力時,政府應與時俱進。立法院在核三2號機執照 到期前,於13日三讀通過《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》修法,刪除機組 延役須於5年前提出申請限制,讓運轉中機組在執照到期前均得申請 延役;也允許執照已到期的機組得提出重啟申請。「返核」台階已備 妥,政府可順勢而為,透過核綠同行,提供一個不缺跳電、不漲電價 、無火電汙染的安定社會。
|
7 |
卓榮泰:備載量仍在安全範圍 |
摘錄工商A2版 |
2025-05-17 |
核三廠2號機17日正式除役,台灣完全實現「非核家園」。行政院 長卓榮泰16日表示,政府有責任確保供電無虞,核三廠2號機停機後 約降低3%備載容量率,以目前夜間10%、白天12%~15%備載容量 率來看,可維持在安全的備載容量率範圍。
至於核三廠後續能否「再運轉」,卓揆表示,目前依法已由核安會 啟動程序,待子法完備後進行安全檢查,但時程無法確定。
立法院會日前三讀修正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6條,延長核電機 組運轉年限最長20年。針對核三廠未來的命運、外界關注核電廠能否 「再運轉」,卓揆說,核管法修法通過之後,依照新的法律內容,目 前已由核安會啟動程序,但仍待子法完備及安全檢查,時間未定。
他認為,雖有過核電廠「延役」的經驗,但此經驗能不能完全用在 「重新啟動」,需要由核安會來進行專業技術的認定,現已啟動相關 程序,完備後才會由經濟部和台電做政策上的決定。
至於時程,卓榮泰說,實在難以精確計算相關程序所需的時間,是 要等待子法程序完備後,才會進入到政策決定「如何、要不要、從何 時」開始進入到安全檢查的程序,也要評估設備更新汰換的問題。
產業及民生供電方面,卓榮泰強調,政府有責任確保國人供電無虞 ,在核三廠2號機停機後,大約只降低3%備載容量,全國仍可維持在 安全的備載容量率範圍。「我們對傳統核能進行必要的手續、對新式 核能採取開放的態度。」卓揆說,期待全人類能發展新的技術,只要 符合沒有核廢料問題、能解決核安問題、全民有共識這三原則,政府 都願意投入。
|
8 |
興大攜泓瀚科技 打造綠能建築示範基地 |
摘錄經濟A 16 |
2025-05-17 |
泓瀚科技公司攜手國立中興大學推動BIPV彩色太陽能光電產學合作,以興大南投分部為場域,打造BIPV綠能建築美學,14日在中興大學舉辦產學合作備忘錄簽約儀式,由興大校長詹富智與泓瀚科技董事長呂椬境代表簽約。
興大學校長詹富智表示,興大訂下2040年達成淨零排放的目標,積極推動綠能技術創新的產官學合作,也鼓勵上市櫃公司設置淨零科技研發中心。中興大學南投分部以淨零大學城為目標,結合綠電、BIPV及台電電網等前瞻科技,有效整合產、官、學研的研發能量,希望能打造綠能建築美學的標竿示範基地。
詹富智說,泓瀚科技董事長呂椬境為興大化學系傑出校友,今天特別帶著他的技術來與學校產學合作,此次簽約正式啟動一項具有前瞻性的技術研發與實際應用合作,共同攜手打造兼具發電效能與建築美感的彩色太陽能建材。
呂椬境表示,身為中興大學的校友,能將泓瀚科技多年來的研發成果與母校分享、合作,不僅是一種回饋,更是一份責任。希望透過這項技術,讓原本顏色單一、甚至造成光害問題的傳統太陽能板,賦予新的生命與更廣泛的應用價值。呂椬境說,泓瀚科技歷經兩年研發的彩色太陽能板,核心技術來自其獨家研發的光穿透噴墨墨水與專利製程,成功突破傳統黑色太陽能板的侷限。
該項技術不僅保留太陽能板必要的光電轉換效率,更能實現各式建築色彩的搭配需求,使太陽能板從單純的屋頂發電裝置,進一步延伸至建築外牆,實現真正的美觀與能源共融。更有助於擴大太陽能系統在住宅、商辦大樓、公共設施等多樣建築體中的應用潛力,甚至高速高路上的T霸及指示牌也是相當適合裝置。
此次與中興大學的產學合作將涵蓋材料開發、實驗室測試、建築應用模擬與國際市場策略等,並預計透過雙方的技術與資源整合,加速技術商品化及推廣進程。
|
9 |
大潭電廠可取代核能電量 |
摘錄經濟A4版 |
2025-05-17 |
行政長卓榮泰昨(16)日視察桃園市中油三接觀塘港、大潭電廠。中油和台電都強調滿載供氣、發電已經沒問題,大潭電廠能同時接收台中海管和三接觀塘的天然氣,形成「雙氣源、雙備援」,能完全取代核三廠停機後的電量需求。
卓榮泰表示,17日開始台灣就沒有核能發電,因此他到三接觀塘港、大潭電廠現場視察是有意義的。
他當場問台電董事長曾文生,未來從南部的大林,與興達、台中的通霄電廠,還有現在的大潭,甚至於未來的協和電廠,所有的重大發電機組的工程,能不能如期上路?曾文生確定大潭取代核電可以如期上路。
卓榮泰說,大潭電廠新增三部天燃氣複循環機組(7至9號機),採用比較先進的科技,尤其是過不久7號機組要加入商轉,幾乎可以供應北北基桃將近1,000萬人的工業、民生用電的需求。大潭電廠得天獨厚,可以接收從台中由海管的供氣,以及觀塘港的陸管等於「海陸大餐」,而且是雙氣源、雙備援,而且發電量增加,碳排減少,以後大潭電廠一定要扮演更重要供電角色。
對立法院已經通過核管法修法讓核電機組延役,卓榮泰指出,立法院通過的法律,只要沒有違反憲法,沒違反法律,只要能經過充分的討論,而且有經過民主程序的表決,行政院沒有窒礙難行,他就會尊重。
不過,未來核三或核二廠是不是有重新啟動的條件,必須經過周延的安全檢查。
|
10 |
核三廠除役 無核電時代來了 |
摘錄經濟A4版 |
2025-05-17 |
核三廠今(17)晚停役,全廠進入25年除役期,台灣進入無核電時代,核三廠將轉型光電場。藍白在立法院通過修法讓核電廠延役,行政院長卓榮泰昨表示,是否重啟核電廠,「都在未定之中」。
卓榮泰昨天指出,核三廠二號機今天停役後,據預估屆時備載容量率約降3%,目前夜間備載容量率仍有10%以上,日間備載容量率則為12%至15%,即使減掉3%,仍維持在安全範圍。
在今天除役前,核三廠區已早一步轉型為光電場,55公頃用地分為四區,設置11.1萬多片高透光率的地面型光電模組,A區今年2月已併聯發電,B區預計8月併聯,明年3月完成全區設置,預估年發電量達5,800萬度,供應1.5萬戶家庭用電,屆時也將是恆春半島最大的太陽能光電場;不過,其中一處面對後壁湖海域的光電案場恐影響海域景觀,已引發爭議。
藍白立委聯手修法給了核電廠延役法源,屏東縣長周春米昨表示,立法院通過核電基礎使用年限從40年延到60年,但核三不可能直接延役,屏東好不容易走到非核家園,恆春半島鄉親不必再受核安危險憂慮,往前走的過程中,更需要民主、安全。
台電資料顯示,核三廠25年除役期分四階段,首八年為過渡階段,將興建第二期室內乾貯設施,進行廠區除汙。接續12年拆廠階段,將拆除反應爐、汽機廠房等大型設備,工作量龐大複雜,也最關鍵。第三階段最終狀態偵測,將持續監測輻射值三年,確保環境安全。最後兩年廠址復原階段,待土地復原後,回歸自然轉型或另做其他用途。
卓榮泰說,台灣過去曾有核電廠延役經驗,但能否完全移轉到核電廠重新啟動,仍須由核安會專業認定。待核安會研議實質程序之後,才會做政策決定,由經濟部決定是否啟動安檢,且之後也需一定時間才能斷定核三能否發電。
卓揆坦言,這兩天與台電、核安會有諸多討論,仍無法精確算出延役重啟的程序要多久。至於是否引進小型模組化反應爐(SMR),他說,新式核能只要符合確保核安、核廢有解及社會共識三大前提,政府願意投入。
|
11 |
中興電士電認購夯 |
摘錄經濟B5版 |
2025-05-17 |
台股昨(16)日延續盤堅走勢,持續往22,000點整數關卡靠攏,盤面資金良性輪動,中興電(1513)、士電(1503)等兩檔重電股點火補漲,表現相對強勁,發行券商建議,偏多投資人可透過權證的槓桿效果,擴大短線獲利空間。
中興電第1季稅後純益8.7億元,季增3.1%,年減7.7%,每股純益(EPS)1.7元,法人預估第2季營收季增低個位數百分比,受惠於345KV GIS出貨,毛利率可望優於預期。
法人指出,中興電前四月新增訂單41億元,在手訂單達373億元,預估今年新接訂單可達200億元,訂單能見度看到2032年,潛在案件包括台電儲能案廠、台中燃氣機組、3-1期離岸風電統包工程,以及2026年台電能源開發計畫預計釋出的水力電廠標案。
海外市場方面,中興電以日本優先、美國次之,因川普政策變數,目前日本市場發展進度遞延,美國市場則瞄準台積電海外建廠需求,已通過設備驗證,開始交貨GIS,看好未來三至五年GIS產品有機會隨台積電拓展海外商機,營收占比達一成。
士電第1季財報優於預期,主要受惠工程案保固到期回沖及產品組合優化,帶動毛利率較去年同期增加5.7個百分點。
展望未來,法人表示,國內外重電需求持續成長,士電變壓器銷美關稅問題已與客戶協商,目前緩衝期的10%關稅由公司負擔,90日後則由客戶負擔,目前變壓器外銷比重僅約10%。
國內則隨半導體廠積極擴廠,重電設備需求仍強,而核三廠將有機組除役,預料替代能源也會帶動重電設備需求。
權證發行商建議,看好相關個股可買進價內外15%以內、距到期日90天以上的相關認購權證,但宜設好停利停損。
|
12 |
巴斯夫攜CCAT 助台電實現碳捕集 |
摘錄經濟A 16 |
2025-05-16 |
巴斯夫宣布與碳集應用科技公司(CCAT)簽署技術授權合約,將其OASE blue氣體處理技術引進台電台中發電廠減碳技術園區,打造台灣首座商轉碳捕集與封存(CCS)示範設施,使台灣能源產業碳中和再邁進一步。
此計畫於2023年底決標啟動,根據台電設計規劃要求,預計每年捕集2,000噸二氧化碳。如果成功,台電將評估規劃新的商轉裝置,下一階段目標每年捕集100萬噸二氧化碳。現階段捕集到的二氧化碳將封存於台中電廠內,下一階段將評估封存於台灣外海地層的可能。
OASE blue為巴斯夫氣體處理技術,專為來自化石燃料發電廠、蒸汽重整器、廢棄物焚化爐、水泥業和海事業等的煙氣碳捕集而設計。該技術具90%以上的高捕集率,且有低能耗和低胺耗的成本效益,以及靈活的操作範圍,易於擴展和模組化的優勢。此外,它還可以被設計為實現高二氧化碳純度,適用於食品級應用。
CCAT總經理姚文祥表示:「很榮幸能承攬台灣第一個碳捕集商轉的示範工程,並與巴斯夫攜手合作,此合作採用先進的OASE blue技術,將進一步推動雙方在綠色能源領域的發展,同時為台電提供更具效能的解決方案,促進能源生產過程中的清潔排放。」
巴斯夫亞太區中間體業務部OASE氣體處理工藝技術總監駱逸雄 (Lawrence Loe金)表示:「該項目將成為我們另一個令人振奮的參考裝置,展現巴斯夫OASE blue碳捕集技術如何幫助台電等客戶實現碳捕集和封存目標,進而加快能源產業朝永續轉型。」
|
13 |
撥補台電 工商團體喊話 |
摘錄經濟A4版 |
2025-05-16 |
國內八大工商團體昨(15)日發表聯合聲明,呼籲朝野各黨派支持1,000億元撥補台電預算,藉以穩定電價、減輕產業負擔、避免民生物價波動,協助企業度過當前挑戰。
包括全國工業總會、全國商業總會、工商協進會、全國中小企業總會、工業區廠商聯合總會、電機電子公會、工業協進會、工商企業聯合會等八大工商團體共同聲明指出,考量我國產業這幾年剛度過疫情衝擊,目前遭逢美國高關稅及匯率急遽動盪,造成外銷產業嚴重打擊,台灣沒有內耗本錢,應共同為國家發展、人民福祉努力。
商總理事長許舒博另外指出,面對包括關稅、匯率等國際局勢轉變,對國內造成重大衝擊,擔憂夏季電價到來,會影響產業發展與民生用電,建議朝野不要因政治爭鬥,對產業民生有所衝擊,才提出呼籲,希望讓台電穩定供電。
對於先前多次撥補,台電仍調漲電價,許舒博也說,希望撥補後電價能夠穩定,更要採用多元發電方式,不要太多干預,否則將來仍須撥補,台電還是沒有救。
八大工商團體聲明指出,呼籲朝野各黨派支持1,000億元撥補台電預算,因為撐住台電,就是穩定電價。共同支持才能照顧民生、撐住產業,以避免預算未能撥補時,影響產業發展。物價波動對街邊小吃店、麵攤、小商家,影響民生甚大,朝野共同合作,以人民福祉為依歸。
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昨日表示,行政院在特別條例撥補台電1,000億元,希望穩健台電財務,平穩物價,希望朝野共同支持,讓台電穩健營運。
至於未來電價調整,李慧芝表示,電價尊重電價審議委員會專業決議,而電價審議委員會由獨立專家組成,定期在每年4月、9月召開,不過也有制度,若有重大因素可隨時召開。
|
14 |
東元三引擎 催動業績 |
摘錄經濟C3版 |
2025-05-16 |
東元(1504)總經理高飛鳶昨(15)日於法說會表示,受惠機電系統大小馬達訂單3、4月起顯著回溫,尤其大陸市場復甦力道強勁,預期本季三大事業群(機電系統、智慧能源、智慧生活)營收將同步實現季增及年增的「雙成長」佳績,毛利率亦有望優於首季。
東元強調,將積極搶進綠色能源、電氣化布局,並放眼龐大的中東及烏克蘭重建商機,其中,機器人業務訂單能見度高,為營運增添新動能。
高飛鳶指出,美國關稅與油價波動先前雖對旗下馬達產品短期訂單造成壓力,但本季起馬達接單動能已顯著增長,高毛利產品比重提升,有助改善毛利率,並挹注下半年營收。
他說,因應關稅不確定性仍大,東元將提升墨西哥廠產能,第3季逐步轉移越南小馬達產線,強化短鏈供應。
東元日前已公布首季財報,營收136.17億元,季增0.7%,年減0.8%;歸屬母公司業主淨利11.47億元,季減3.71%,年減1.02%,每股純益0.54元。
展望未來,東元將深化綠色能源、電氣化、節能減碳、重點區域等四大策略。綠能方面,爭取離岸風電EPC、台電STATCOM、太陽能EPC案,已取售電執照簽CPPA,儲能與氫燃料電池示範案場亦建置完成,展現潔淨能源完整布局。
電氣化布局方面,東元印度電動車產線量產,拓展北美、歐、墨電動巴士市場。機器人商機上,5月出貨30套關節模組,後續訂單達300套,今年出貨150套、明年上半年180套,挹注營收動能。
節能減碳方面,東元持續推動Super ESCO專案,鎖定北美電子業擴廠及資料中心訂單,其千噸級冰水主機預計第3季上市,瞄準龐大散熱商機。
|
15 |
東元三大事業 Q2營收同步增 |
摘錄工商A 13 |
2025-05-16 |
東元15日舉行法說會,總經理高飛鳶指出,3、4月起機電系統大小 馬達訂單大有斬獲,尤其大陸市場經歷景氣低迷、中小型競爭對手退 出市場,成長最為明顯,預估機電、智慧能源、智慧生活三大事業群 營收在第二季將出現季增及年增,並看好中東重建商機,將亞洲團隊 成功經驗複製至中東市場。
推動四大策略重點工作項目,綠色能源方面,積極爭取離岸風電陸 上變電站、太陽能EPC、台電STATCOM案件,並簽署第一張綠電供應商 、綠電需求企業的企業能源採購協議。電氣化方面,印度電動車產線 量產,台灣增設變壓器產線,並且拓展人型機器人(機器狗)商機, 預計5月出貨30套關節模組。
在節能減碳上,積極推動Super ESCO專案,爭取北美電子業擴廠、 Data center訂單,開發1,000噸冰水主機,預計6月試作樣機、第三 季上市。重點區域發展上,東南亞爭取IDC案件取單,墨西哥廠計劃 產能提升。
東元表示,美國關稅的不確定性與消費信心不足,影響民生產業投 資計畫,對低壓馬達取單以及墨西哥工廠生產都是挑戰,尤其油價與 天然氣價格疲弱,削減企業資本投入意願,對高壓馬達取單短期也會 造成壓力。
此外,東元也看好中東及鳥克蘭重建商機,特別在氫能、海水淡化 及電力的領域,高飛鳶表示,東元早年曾在中東發展、在這些領域也 有既有客戶,從大陸團隊導入大型客戶及工程建廠,由歐洲團隊導入 設去亞備廠商,雙軌並進,並在中東著手設立經銷商投入當地服務, 希望能將過去亞洲成功的經驗複製至中東。
對於近期台幣升值,東元表示,目前東元營收有55%收新台幣,有 45%為外幣營收,新台幣升值後營收會下降,不過馬達材料如矽鋼片 和銅線等均以美元計價,加上海外子公司應收應付各有幣別差異,合 併報表來看,匯率波動影響性相對有限。
|
16 |
矽品 首創儲能訂閱制廠房 |
摘錄工商A 13 |
2025-05-16 |
半導體封測大廠矽品精密領航半導體微電網計畫!矽品15日宣布全 台首創「儲能訂閱制」,達成智慧電廠目標。公司與眾騰寶合作,改 造矽品旗下中工廠,將於今年12月上線使用,不僅成為全台首創儲能 服務訂閱制的廠房,更將成為進軍虛擬電廠(VPP)的關鍵拼圖。
上述案場,是由矽品提供場地,眾騰寶執行儲能系統設置規劃,使 其化身為集團儲能的示範案場,等上線使用後,矽品將成為全台首創 儲能服務訂閱制的廠房,不但可減少矽品廠區對台電主電網的依賴, 並達成電力自主調度。
未來若台電宣布停電,矽品還能維持廠區正常運作,更有效降低電 網不穩定性及停電時的生產損失。矽品強調,未來矽品工廠不再被動 依賴台電供電,而是將廠區打造成一座「獨立自主性智慧電廠」。
矽品說明,此專案公司導入創新商業模式,捨棄傳統重資產投資, 改採「訂閱儲能功能」,並由眾騰寶規劃建置20座儲能櫃與2套功率 調節系統,矽品只需選擇所需功能,採使用者付費,零出資即可獲得 備援電力、削峰填谷,及優化電力效益,藉以降低因電力中斷或電網 不穩所造成的損失。
矽品表示,建置上述微電網目的,在於提高能源自給自足、確保供 電穩定性、降低用電成本,及環保減碳。尤其,局部性獨立供電系統 能平衡供需、確保區域供電的穩定性與自主性,進而對廠房能源及用 電達到決定性優勢。
至於「表後儲能設備」,可作為緊急備用電源,亦可透過儲能系統 ,避免罰款、優化電力品質與穩定台電電網,並藉由尖離峰價差達成 電價削峰填谷,藉以降低用電成本。
矽品強調,未來公司將透過製程改善、再生能源應用與綠電投資等 多方面,以期持續朝向永續發展目標邁進。
|
17 |
合機 法人連買股價衝漲停 |
摘錄工商B4版 |
2025-05-16 |
合機(1618)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持續釋單,在手訂單超過50億元 ,第一季獲利及前四月營收均創同期新高。外資連續3個交易日敲進 ,15日與自營商聯手敲進3,964張,盤中股價亮燈49.30元,幾經換手 ,收盤前17分鐘漲停鎖死,終場大漲4.45元,突破所有技術均線反壓 。
出貨台電的高壓及超高壓線纜較去年同期增加,第一季營收10.88 億元,EPS從去年0.62元倍增至1.23元,創同期新高。4月營收8.02億 元,年增幅225.13%,創單月次高。
|
18 |
美對等關稅衝擊主計長:今年GDP成長保3 有點難 |
摘錄工商A2版 |
2025-05-16 |
美國對等關稅壓力籠罩下,今年經濟成長率是否能「保3」?行政 院主計長陳淑姿15日在立法院回答:「有點困難」、「不是很有把握 」;至於台電若調漲民生電價,影響約0.31個百分點,全年物價漲幅 可能突破2%的通膨警戒線。
立法院財委會15日處理主計總處及財政部預算解凍案。立委關切, 主計總處日前發布第一季經濟成長率上修到5.37%,如其他各季不變 ,全年經濟成長率上修到3.6%,在關稅壓力下,台灣今年經濟成長 是不是保3有望。
陳淑姿回應,第一季經濟成長率上修主要是拉貨效應,3.6%的估 值並未考量關稅因素,當然拉貨效應也可能延續到第二季,後續還是 要看關稅協調的結果,主計總處會在28日發布最新修正後的經濟成長 率和CPI年增率估值。她說,美國提出對等關稅之初,主計總處曾估 算影響最嚴重的結果是影響經濟成長0.5個百分點到1.5個百分點,即 經濟成長率可能只剩1%多,現在看起來不至於這麼差。
對台電調漲民生電價可能的影響,她表示,若依台電的版本是每戶 全年會增加7,500元,主計總處的估算比較低、每戶全年約是3,500元 ,換算對CPI的影響約0.31個百分點。主計總處原估計今年CPI年增率 為1.94%,如果因民生電價增加0.31個百分點,即會超過2%,還是 希望可適度撥補台電,特別是優先填補先前台電凍漲民生電價產生的 缺口。
|
19 |
台電助攻 線纜業首季獲利旺 |
摘錄工商B4版 |
2025-05-16 |
線纜業除榮星(1617)生產漆包線外,第一季本業因台電強韌電網 計畫而全面獲利,財報僅大亞(1609)及榮星虧損。華電(1603)、 宏泰(1612)、大山(1615)、億泰(1616)及合機(1618)營收及 獲利均優於去年同期,大山首季EPS為1.06元、合機EPS達1.23元,均 改寫同期新高。
業者指出,線纜業第一季營收因國際銅價相對去年同期上漲而增加 ,業者使用多半是去年第四季相對低價購入的銅材或銅板,是台電強 韌電網受益線纜廠首季本業全面獲利的主因。
華新(1605)、華榮(1608)及大亞三家線纜大廠,第一季營收及 本業獲利都優於去年同期,卻因轉投資事業虧損或認列金融評價損失 ,獲利倒退嚕。華新受轉投資華邦電第一季虧損拖累,第一季EPS從 去年同期0.2元降至0.17元。華榮第一季認列金融評價損失1.32億元 、轉投資第一銅(2009)虧損2百多萬元,合計投資損失1.34億元, EPS從去年同期0.69元降至0.37元。
大亞第一季營收71.43億元,創同期新高,本業淨利6.5億元,稅後 純損0.66億元,每股虧損0.09元。大亞主管表示,大亞及大亞創投投 資保瑞、穎崴、東元越南廠及聚恆等多家沒有控制權的公司第一季都 獲利。惟台股下跌,大亞認列投資保瑞及穎崴等股價下跌金融評價損 失,以及衍生性商品虧損、向銀行貸款建置投資太陽能光電案場等, 支付利息2億多元,是稅後純損0.66億元,每股淨損0.09元主因。
華電、宏泰、大山、億泰及合機等線纜廠專注線纜本業經營,第一 季營收及獲利均比去年同期成長。華電第一季營收14.26億元,創同 期新高,稅後純益1.37億元,EPS從去年同期0.67元增至0.86元。
宏泰第一季EPS由去年同期0.58元增至0.6元。大山第一季營收15. 15億元,EPS從去年同期0.87元增至1.06元,全面創同期新高。
|
20 |
八大工商團體發聲 撐住台電=產業減壓 |
摘錄工商A2版 |
2025-05-16 |
工總、商總、工商協進會、中小企業總會等八大工商團體15日發出 聯合聲明指出,眼前遭逢美國高關稅及匯率急遽動盪,造成外銷產業 嚴重打擊之艱困時刻,台灣沒有內耗的本錢,籲朝野支持特別條例撥 補台電1,000億元,以穩定電價、減輕企業壓力,也避免民生物價進 一步上揚。
行政院長卓榮泰日昨受訪時暗示,不排除漲民生電價,八工工商團 體因而感到非常憂心,面對美國關稅戰、貨幣戰可能重創各產業之際 ,若電價因台電財務缺口不得不調漲,衝擊的將不只是民生,產業也 將因此承受「加成」的壓力。
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說明,關於電價是否調整,一切都要尊重電價 費率審議會的專業決議,電價費率審議會由獨立專家組成,定期在每 年4月及9月召開,不過也有制度,如果有重大因素的話也可以隨時召 開。
工商團體認為,眼前台電鉅額虧損已是現實,若無政府的千億撥補 ,為免虧損恐怕只有調整電價,一旦電價調整,政府為因應關稅對企 業的補助將形同變相減碼,且直接影響眾多微小企業、小店家等的生 計,若小店家、微小企業若因此反映在售價,則衝擊民生且恐導致通 膨,影響層面可說是一環扣一環。
八大工商團體坦言,由政府編列預算撥補千億予台電以穩電價,並 非長久之計,但在產業外有關稅戰衝擊時,對內若能因此不必憂心電 價波動,也是助產業度這波關稅難關的當務急事,因此,呼籲立法院 各黨派針對1,000億撥補台電預算,予以支持。
八大工商團體也同時對政府呼籲,應監督台電確保穩定供電,並考 慮多元發電方案,勿使台電持續重大虧損,影響國家及產業經濟發展 。
|